哈囉大家好:"))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鄭羽珊 閱讀心得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

大意:
母親是一個離婚婦女,要養大四個小孩,她的資本微薄到近乎可憐,
只能靠標會,曾經一口氣標下十多個,還被高度懷疑要倒會落跑,
她像一個賭徒似的,抱著各方集來的錢,拉著我走進一間又一間的公寓。
郝譽翔的母親是澎湖人,擔任小學老師,她的第一任丈夫遭意外刺殺,
生有兩個女孩。後再嫁給外省老兵當醫生的父親,也生了兩個女孩,
郝譽翔是老四,但父親不斷外遇,父母感情不佳,
在郝譽翔出生沒多久兩人就離婚。

母親帶著孩子從高雄北上,一心想賺錢,
定居在北投一帶過起二房東的生活。鴿子籠似的房間,
來來去去許多異鄉人、移民者、外來房客,各色各樣的窮學生、初入社會的新鮮人、邊緣人……,破爛卻各擁理想,這些人,
有的直到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地烙印她的腦海中。

寫至她的高中生活在陽明山暗夜中騎機車探險、被淡水沙崙海邊迷住了,大學生活四處與同學瞎混遊蕩,那或可說是她人生中最壞的時光。
在我誕生的幾個月之後,從此,父親便從我的生命中遁走,
沿著另一條鐵軌通向我再也無法介入的人生,而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遠,鐵軌不斷向地平線唰唰地延伸過去,分歧、交叉、交叉又復渙散開來,
直到在天邊消失成一個我再也無法辨識的、陌生的小小黑點。

郝譽翔寫父親的繼室與各種不斷外遇的女人,有大陸人,有越南新娘,
及至父親臨終,她去處理父親的後事,攜回父親一生不離身的手提箱,
檢視父親的遺物,最後更親自遠赴越南,尋找父親生前最終送回越南籍妻子的路線,想更加了解父親,也想對父親做一次最後的告白。

心得: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本自我揭露度高的作品,
你好像看到了郝譽翔的一生,折騰在愛與恨之間,
她對父親的情感是特殊的,當恨的時候生下憐憫,當愛的時候留下悔恨,她也只是父親生命中經歷過的萬千女子的其中一個,身上留著他的血,
卻很久以前就沒了連結。而那些回憶變成了紋身,往後的變化和曲折,
在身上延伸,最後透入了身體,成為了不死的痕。
看這本小說,我覺得郝譽翔是有勇氣的,她用文字來接軌過去和未來,
父親的死只是一個連結,文字通往了她的未來,
而讀者則從中看到了一名女人的背影和走歷過的青春和邁向成熟的過程。我認為如果今後郝譽翔再有作品(無庸置疑的事)
這本書將是一個分水嶺,關於過去作品的那些陰鬱將透入光明,
而她身為人母後感受到的以及眼見的,將開花結果,
走入另一個不同的寫作風景。
不用說的,我很喜歡這本作品,無庸置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